名誉侵权的起诉流程怎么走
一、名誉侵权的起诉流程怎么走
1、 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 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3)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个人侵犯名誉权判多少年?
如果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哪些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
在审判实践中,有些行为虽然影响到公民的名誉,但依照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一)正当的评论。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正当评论,可以涉及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或评论。如舆论工具对违法犯罪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鞭挞;对著作、创作、演讲和表演进行评价;在选举中,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意见;公众对领导的评价;公民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当然,这种评论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发表的意见。至于意见是否正确,不能作为认定侵权的依据。即使对某人的评论有所贬抑,不完全正确,也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出于报复或不可告人的目的,借机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和诽谤,则属不当评论,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违法行为。
(二)法定范围内的职务行为。
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范围内的行为,影响到特定人名誉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种情况还包括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所属工作人员的法定职务行为。进行这种职务行为是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因而是合法的。但是这种职务行为必须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而且必须是善意的。具体地讲,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性质必须是法律规定或许可的职务行为,行为的目的必须是善意的。只有符合这几个条件,才是法定范围内的职务行为。如果行为超过法定范围,影响特定人名誉或者在职权范围内恶意中伤、诽谤的,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如有涉及贬低特定人评价的,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但是,如果其发言的某些内容属于恶意中伤、诽谤他人,或者把会内涉及贬低特定人名誉的言论向会外散布的,或者在会议之外发表贬低他人名誉的言论,则应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三)特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行为。
在社会群体中,有的民事主体之间:如合伙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特殊的利益(利害)关系,法律不禁止他们相互之间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对他人进行传述或评价。即使传述或评价对他人有所贬抑或者传述的内容足以损害他人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如合伙成员之间说明与其进行民事活动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及信用状况;夫妻之间的谈话;父母向子女传述关于子女恋人的传言等。这种传述必须限于利害关系人之间进行,不能扩大。否则,造成对他人名誉有损害的,则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四)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行为。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因此,受害人事先同意公开其隐私,结果名誉受到损害,受害人不得请求名誉权保护。但是,受害人的同意必须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是受胁迫、欺诈而作同意表示的。这种同意必须为明示,而不能为默示。并且,行为人的行为不得超越对方事先同意的范围。否则,行为就具有违法性,造成名誉损害的,构成名誉侵权。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名誉侵权的起诉流程怎么走的相关内容,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网络信息的时代想要损毁一个人的名誉可以说非常的简单,很多人断章取义的发表一些不实的言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报复自己看不顺的一些人和事。甚至有所谓的记者也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胡编乱造,这种侵犯他人名誉的行为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被侵权人也一定要理智维护自己的名誉。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肩承铁律的律师。
-
发生旅游产品签证退款纠纷怎么处理
一、我国的法律规定 1、《民法典》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2、《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
-
签了购房不履行不退款算诈骗吗
一、签了购房不履行不退款算诈骗吗?签了购房不履行不退款也不一定就是合同诈骗,判断当事人是不履行合同还是合同诈骗,关键看以...
-
租房押金条丢了房主不退钱怎么解决?
一、租房押金条丢了房主不退钱怎么解决租赁房屋时,承租人的押金条丢失,出租人不退还押金时,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
-
首付交了但贷款批不下来可以退房退款吗
一、首付交了但贷款批不下来可以退房退款吗可以申请解除合同,退房退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
-
租房一年不租了,房东不退钱合理吗?
一、租房一年不租了,房东不退钱合理吗?如果房东没违约,自己提前退租属于违约,房东可以要求自己按合同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
-
购房合同没签字但付款了有权要求退款吗?
1、通常可以的,首付款是房屋购买时的第一笔预付款,一般情况下数额应当在总房价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双方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或...
- 转发网络视频是侵权吗2023-03-28
- 用明星照片侵犯肖像权吗2023-03-28
- 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2023-03-27
- 人格权纠纷怎么赔偿2023-03-28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网络名誉权案...2023-03-28
- 名誉权纠纷属于什么纠纷2023-03-28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2023-03-28
- 网络隐私侵权的后果有哪些2023-03-28
- 侵犯名誉权立案标准2023-03-28
- 透露隐私可以起诉吗2023-03-28
- 教材作品的著作权人应享有的权...2023-03-13
- 修改姓氏需要什么手续2023-03-27
- 荣誉权包括哪些2023-03-27
- 使用网络图片是侵权行为吗?网...2023-03-13
- 损害名誉罪怎么打官司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