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隐私什么罪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知识产权

2023-03-28 11:48:31 3278

一、乱说隐私什么罪

乱说隐私也就是传播他人隐私,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传播偷拍他人的隐私视频一方面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另一方面传播出来会对受害者构成“侮辱”,有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方式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三、个人隐私权被侵犯如何维权

发生侵犯隐私的情况之后,受害者应当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权:

第一,报警。侵权发生之后,报警是第一选择,同时一定要抓住侵权者,绝对不能让他跑掉。一旦跑掉,则很难维权。如果让警察去抓侵权者,那太难了,而且还费时间,在抓不住侵权者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维权。

第二,搜集相关的证据。报警一方面是看有没有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是搜集证据,让警察固定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给侵权者发函,要求其停止侵权。发函的情况,前提是知道谁是侵权者,否则无法发函。

第四,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索赔。这是在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才选择的途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否则不会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以上就是由肩承铁律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乱说隐私什么罪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乱说隐私轻微的是民事侵权行为,严重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肩承铁律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名誉侵权怎么算严重

    一、名誉侵权怎么算严重包括造成受害人严重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

  • 侵犯他人名誉权能报警吗

    一、侵犯他人名誉权能报警吗是可以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 名誉权被侵犯如何维权

    一、名誉权被侵犯如何维权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

  • 如何认定侵犯个人名誉权

    一、如何认定侵犯个人名誉权(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

  • 侵害名誉权一定要对外散布吗

    一、侵害名誉权一定要对外散布吗侵害名誉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

  • 名誉侵权罪如何处置

    一、名誉侵权罪如何处置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