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少数民族名誉权立案标准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知识产权

2023-03-28 11:40:57 6340

一、侵害少数民族名誉权立案标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产生恶劣的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


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条所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司法认定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本罪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且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包括汉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包括少数民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人客观上须具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婚姻、服饰、饮食、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俗,而且这种风俗习惯是整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不是少数民族中个别人的行为习惯。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如强迫回民实行火葬,改变饮食禁忌等;

(2)破坏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如扰乱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阻挠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仪式等;

(3)禁止少数民族改革本民族的陈规陋习;

(4)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诋毁、攻击、贬损等。

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即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行政措施等方式进行侵犯,如果使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放弃或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不能构成犯罪。

以上的内容就是与侵害少数民族名誉权立案标准相关的内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有的情节更加严重的就会立案追究的,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肩承铁律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是一个很专业的团队,可以为你们解答所有法律的困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