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债务算不算隐私
一、个人债务算不算隐私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按照这个解释,个人隐私首先就必须是属于个人的,且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才能属于个人隐私范围。
个人的债务关系并不属于隐私的范畴,首先债务问题涉及到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一旦形成债务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债务合同或约定的关系。而且债务人如果不能按时归还欠款,其个人信用就会产生问题,如果不允许公布其个人债务状况,可能会导致债务人恶意借款而不偿还,使他人利益受损。个人债务问题,只有在他人为诋毁债务人,恶意捏造或隐瞒事实情况,损害债务人个人信誉等情况下,才可能侵犯债务人的权利。
二、隐私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主观具有过错
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二)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
(三)损害结果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所导致的权利人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讲,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权利的事实,即使侵害后果难以觉察或证明,即可构成侵权法中的损害。隐私权这种精神性人格权损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体人格受损证明困难,但这点并不妨碍认定损害事实的存在。
(四)具备因果联系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与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乃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来说,权利主体因该不法行为遭受人格利益受损。就非财产性利益受损与行为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出问题的地方是财产利益与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方面,有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则须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从以下两方面把握:时间上有无顺序性,侵害行为是否客观存在。
三、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一)停止侵害的后果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二)赔礼道歉的后果
(三)赔偿损失的后果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所以,如果特定主体将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债务是否算隐私,关键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但通常情况下个人债务是不属于隐私的,但是若是存在隐匿故意,那么就可能侵犯其隐私权。以上便是肩承铁律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个人债务算不算隐私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肩承铁律的律师。
-
轻微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一、轻微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
-
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一、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侵害隐私权常常也会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使受害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二者的区别...
-
名誉侵权诉状怎么写
一、名誉侵权诉状怎么写原告:,女,汉,年月日生。住址:被告:,男,汉,年月日生。住址: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
-
乱说隐私什么罪
一、乱说隐私什么罪乱说隐私也就是传播他人隐私,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
缓刑有隐私权吗
一、缓刑有隐私权吗缓刑人员有隐私权,但是涉及缓刑监管的隐私,如工作变动、接触不良人群、家庭重大变故等,必须汇报。缓刑,全...
-
侵犯隐私权有啥罪名
一、侵犯隐私权有啥罪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 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的认定2023-03-27
- 商标注册的话需要哪些步骤,是...2023-03-13
- 末婚生肓的子女改姓需要什么手...2023-03-28
- 侵害名誉权怎么起诉2023-03-28
- 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隐私权吗2023-03-28
- 隐私权的主体包括哪些2023-03-27
- 盗用和假冒姓名的区别2023-03-28
- 损害名誉权赔偿标准2023-03-28
- 侵害名誉权需要哪些证据2023-03-28
- 什么行为是侵犯肖像权2023-03-28
- 侵害生命权如何赔偿2023-03-27
- 个人肖像侵权的后果2023-03-27
- 自然人姓氏的应该如何选取2023-03-27
- 如何判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2023-03-13
- 隐私权的法律规定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