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有无隐私权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知识产权

2023-03-28 11:12:03 11943

一、犯罪分子有无隐私权

罪犯与普通公民一样,拥有隐私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但罪犯隐私权与普通公民的隐私权是有区别的,因为罪犯的隐私权受到了限制——受到了行刑权的限制。

行刑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以“维护监管秩序”、“教育改造罪犯”等正当理由强势介入罪犯的私人领域时,罪犯隐私权必然受到行刑权限制。

对罪犯隐私权的限制原则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目的正当原则

2、合法原则

3、人格尊严原则;

4、比例原则;

5、功利原则;

6、平等但有区别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就是“相同情况必须被同等地对待,不同的情况必须按照不同等的程度被不同等的对待”。


二、侵犯隐私权是自诉案件吗

侵犯隐私权是自诉案件。如果仅仅是侵犯隐私,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损害和赔偿损失。如果是在公开场合下歪曲地公布他人隐私,则涉嫌诽谤罪和侮辱罪,这时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我国法律规定自诉案件范围为: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包括故意轻伤案、重婚案、妨害通信自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对被告人可判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以上是肩承铁律小编对“犯罪分子有无隐私权”这个问题的简单解答。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的权利,犯罪分子同样拥有隐私权,但犯罪分子的隐私权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肩承铁律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名誉侵权罪如何处置

    一、名誉侵权罪如何处置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 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一、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侵害隐私权常常也会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使受害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二者的区别...

  • 名誉侵权诉状怎么写

    一、名誉侵权诉状怎么写原告:,女,汉,年月日生。住址:被告:,男,汉,年月日生。住址: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

  • 乱说隐私什么罪

    一、乱说隐私什么罪乱说隐私也就是传播他人隐私,是一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 缓刑有隐私权吗

    一、缓刑有隐私权吗缓刑人员有隐私权,但是涉及缓刑监管的隐私,如工作变动、接触不良人群、家庭重大变故等,必须汇报。缓刑,全...

  • 侵犯隐私权有啥罪名

    一、侵犯隐私权有啥罪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