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出差期间受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所属栏目:法律知识/劳动纠纷

2023-03-18 18:06:56 31040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于工伤的认定的情形和相关的赔偿问题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认定工伤是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的。

在外出差期间受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出差期间,若由于工作原因受伤的属于工伤;若是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予认定为工伤。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二)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

(三)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认定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律师解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二)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

(三)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认定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 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

    一、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签订的,赔偿协议书自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时成立,协议依法成立后...

  • 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

    一、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签订的,赔偿协议书自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时成立,协议依法成立后...

  • 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企业职工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

    一、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多久生效工伤事故赔偿协议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签订的,赔偿协议书自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时成立,协议依法成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