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虚假宣传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011年5月8日,A公司在向B公司推销其蓝宝石单晶炉设备时,使用的PPT文件中对该设备的产能以及效用等作了大篇幅优于其他产品的宣传,使用了“最好的生产设备、采用最成熟的生产技术可以使产量收益非常接近最大理论值”以及“蓝宝石炉每炉的生产率是相关技术的6倍、每年的生产率是相关技术的3倍、可以节约30%的投资成本、无后续热处理”等宣传用语。受理投诉后,工商局经审查认为:A公司对其产品作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以人民币1万元的罚款。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在本案中,A公司多处使用包含绝对化,对比性用语的宣传内容,明显背离产品实际效能和行业现实。同时,与公司公开发布的年报内容也不一致,且导致了B公司的误解。B公司基于错误认识而与A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后形成了实际损失,故应当认定A公司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之规定,工商局根据该法第24条之规定进行处罚,并无不当。
虚假宣传行为系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中均对虚假宣传行为有所规制。根据承担责任形式的不同,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包括:
1.民事责任
虚假宣传行为的民事责任形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除要求经营者承担因虚假宣传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之外,还应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广告法》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该法第56条中规定广告主应承担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民事责任。并在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时,可由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条除在参照前述规定的同时,另行规定了商品经营者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连带责任,但适用情形仅限定在该虚假广告为“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范围内。
2. 行政责任
虚假宣传行为的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规定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虚假宣传的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明知或应知的广告经营者,同样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55条对广告主的法律责任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对有严重情节的广告主,除增加罚款数额外,还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1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对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罚款;有严重情节的,除增加罚款数额外,还可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作为兜底条款,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3. 刑事责任
《广告法》第55条第4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仅规定了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虚假宣传行为若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22条则对虚假广告罪的量刑作了明确规定。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饿了么被罚款50万,消费者如何应对虚假宣传?
伴随着网络、物流的便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网购的大军,大到家具,小到玩具,没有你在网上买不到的东西。在网购的时候,你是...
-
卖家做虚假宣传,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指的就是部分不良商家向大众宣传与商品或者服务实际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了消费者误解的一种...
-
企业虚假宣传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企业虚假宣传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企业虚假宣传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虚假宣传行为系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
-
企业虚假宣传会面临怎样的处罚?企业虚假广告宣传宣传的媒体和代言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企业虚假宣传会面临怎样的处罚?企业虚假广告宣传宣传的媒体和代言人需要承担责任吗?《广告法》第4条第1款规定:“广告不得含...
-
房地产商发布虚假广告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虚假宣传可以退房吗?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的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开发商在宣传的过重,存在虚假行为,误导了消费者,那么,...
-
开发商的宣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对虚假宣传购房者能索赔吗?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的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开发商在宣传的过重,存在虚假行为,误导了消费者,那么,...
- 关于企业高管受贿罪是如何认定...2023-03-14
- 伪造股东签名,股东会决议是否...2023-03-14
- 股东出资不实会产生什么影响,...2023-03-14
- 环保大检查传统制造业将何去何...2023-03-14
- 公司股权转让有什么限制或禁止...2023-03-14
-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后,债务承担...2023-03-14
- 企业的财务关系有什么,企业的...2023-03-14
- 破产重整申请人有哪些?公司破...2023-03-14
- 公司章程可以自由约定的事项的...2023-03-14
- 股权转让价格如何计算?如何确...2023-03-14
- 我国企业存在优先股吗?优先股...2023-03-14
- 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能否拿回...2023-03-14
- 破产清算中还能经营出货吗,关...2023-03-14
- 公司合并时债权人有什么主要权...2023-03-14
- 公司吸收合并后,被吸收方不履...2023-03-14